(相关资料图)
张德新,男,哈尼族,1970年12月生,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桂海村大凹子村民小组村民。张德新自2012年开始负责桂海村老左沟水渠保通维护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没有报酬的“高山赶水人”岗位,切实用自己的力量保障7个村民小组230余亩梯田生产用水。
主动请缨接下“赶水活”
2012年,上一任“赶水人”因身体原因退下来后,老左沟沿线农户没人愿意接手赶水这一“苦差”,张德新因自家种烟也需要用水,他毅然站了出来,一干就是11年。张德新说,从每年的1月起,每天都要坚持赶水,直到谷物丰收之时。
阳春三月,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对于“赶水人”张德新来说,也到了一年的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午饭后,53岁的张德新便拿上锄头,骑行数公里,来到深山里的老左沟源头,顺沟行走,一路清理沟里的树叶、垃圾,一直走到水田边,再将沟渠的水引进稻田里。桂海村老左沟长近5公里,涉及7个哈尼族村寨的230多亩梯田生产用水。“赶水人”是一项传承下来的“职业”,虽然现代水利设施完善,但对于桂海这样的山区村来说,“赶水人”仍然有用武之地。
不计得失做好“分水人”
“是有些辛苦,但值!”说起自己的赶水经历,张德新一脸自豪。除了赶水,“赶水人”还要负责给每家每户分水、放水。因为涉及不同村寨各家各户,水分得稍不合理就容易引发矛盾。因此,被选中的“赶水人”不仅要经验丰富、吃苦耐劳,还必须公平公正。“张哥赶水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用水纠纷,大家都尊敬他。”这是桂海村村民对张德新的评价。
年复一年坚持“践初心”
“进入农忙时节,更要保通,这都需要我。”张德新说,入汛后还得时刻绷紧沟渠安全之弦,尽管是三面光沟渠,但是一旦被树枝、泥石等堵塞,坍塌的风险不小,因此,无论刮风下雨都得巡渠赶水。(普洱市文明办供稿)
标签: